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編制指南》,聚焦“三磷”污染治理等重點領域,提出了磷石膏庫生態修復和綜合利用等總磷污染治理措施。
磷石膏的綜合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
除了全國首例地方性法規,湖北省的另一個“首個”是磷石膏無害化綜合處理技術規程。
2022年6月9日,印發了《湖北省磷石膏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程(試行)》(以下簡稱《規程》)。
值得注意的是,《規程》由湖北省經信廳會同省發改委、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等多個省直部門制定出臺。這正是相關部門針對磷石膏治理和綜合利用工作“相向而行”的體現。
有分工,有合作。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監管執法、鼓勵技術創新和先行先試,一系列措施組成了完整的體系,為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了保障。
在強化磷礦資源源頭管控方面,自然資源部門強化政策供給,研究出臺加強用地用礦管理、服務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八條支持措施,緊抓磷化工產業最前端,實施磷礦采礦權總數和年開采總量“雙控”約束,推進磷礦資源高效利用,保障重點磷化工項目用礦需求,推動磷礦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向高端產能集聚。
在嚴格落實磷石膏庫總數控制要求方面,應急管理部門在源頭控增量、閉庫減存量和嚴控管總量方面下功夫。同時,會同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起草了《關于加強磷石膏庫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近期將下發各地執行。
在扎實推進磷石膏綜合利用方面,為加快磷石膏建材規模化應用,省住建廳正在積極組織編制《石膏基自流平砂漿應用技術規程》《磷石膏道路基層材料應用技術規范》地方標準,以及磷石膏建材應用工程定額。
在抓好磷石膏庫環境污染防治方面,省生態環境廳提出了最終堆存的磷石膏無害化處置水平和環保監測要求,明確了建設磷石膏無害化處理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需要配套建設環境防治設施。在全省“三磷”專項整治工作中,對重點區域流域內磷化工企業、磷石膏渣場等開展非現場監管執法,做到打擊一家,震懾一批;在“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回頭看”工作中,扎實做好汛期污染隱患排查及治理工作,提升環境應急處置能力、防范化解環境風險、守住環境安全底線。截至2022年7月底,已完成對全省磷石膏庫環境污染隱患排查工作。同時,以“無廢城市”建設為抓手,推進全國磷化工行業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宜昌市,多措并舉破解磷石膏綜合利用難題,助力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磷石膏綜合治理示范城市。
資源化利用率逐年提升 磷化工產業期待更高質量發展
數據最能體現成效。2020年以來,湖北全省磷石膏綜合利用在建和建成項目共56個,建成后年綜合利用磷石膏約2500萬噸左右。
2021年全省磷石膏綜合利用率39.3%,2022年1—6月,全省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60.2%。
在大力推進磷石膏治理和綜合應用的過程中,湖北省通過推進綠色轉型升級,實現了化工產業產品競爭力和骨干企業實力“雙提升”。
目前,湖北省已形成磷肥、無機磷酸鹽、有機磷化工、精細磷化工等系列產品體系,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全國磷肥企業10強中,湖北省獨居3席(新洋豐農業、祥云集團、三寧化工),企業主營收入均過百億。其中興發集團是全國最大精細磷化工生產企業,新洋豐農業是全國最大高濃度磷復肥和新型肥料生產企業,祥云集團為全國最大磷酸一銨生產企業。
下一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將會同省經信廳、省應急管理廳等部門加快推進湖北省磷石膏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實現對磷石膏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等全過程、全鏈條閉環監管。省級財政將每年統籌專項資金1億元,專項用于支持磷化工高質量發展、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和創新平臺建設;加大關鍵技術創新扶持和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切實提升磷化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和磷石膏資源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底,力爭實現省內磷化工產業發展質效穩步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園區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磷石膏綜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