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廣電總局等十部門聯合發布《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該方案的出臺旨在推動我國綠色建材產業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具有重要的戰略和政策意義。
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建材工業綠色化轉型,推動綠色建材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加快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強化支撐服務能力,提升全產業鏈內生力、影響力、增長力、支撐力,加速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支撐。
出臺背景
《實施方案》的出臺得益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發〔2021〕36號)以及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國發〔2021〕23號)。這兩項重要文件為我國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劃定了總體方向,為綠色建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依據。
綠色建材產品的定義在全生命周期內體現了資源和能源消耗的極少、對生態環境的極小影響,具備“節能、減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等特征。因此,發展綠色建材成為建材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此外,這也是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路徑。
主要目標
《實施方案》從產業規模、特色集群培育、推廣應用、產品認證等方面,立足行業發展基礎,加強與當前工作銜接,提出綠色建材2026年和2030年的發展目標。
到2026年,綠色建材全年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長10%以上。培育30個以上特色產業集群,建設50項以上綠色建材應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購政策實施城市不少于100個,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達到12000張。綠色建材引領建材高質量發展、保障建筑品質提升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到2030年,綠色建材全生命周期內“節能減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環”水平進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國際知名度高的綠色建材生產企業和產品品牌。
重點任務
《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包括“4項任務、3項措施”。多措并舉,加快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1、推動生產轉型,提升產業內生力
加快生產過程綠色化:實施技術改造,有序推動水泥行業超低排放設施建設,持續發布細分行業碳減排技術指南。推動清潔生產,鼓勵企業從源頭控制資源消耗,加快企業運輸結構調整。發展循環經濟,提升固體廢棄物利用水平,鼓勵創建“無廢企業“以“六零”工廠為目標,開展技術攻關和節能降碳技術集成應用,建設試點工廠。
加速生產方式智能化:加快推動綠色建材產業與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制造和協同服務。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行業特點的專業工業軟件和智能裝備,并推廣應用。
推進產業協發展同化:培育綠色建材產業集群,構建綠色產業鏈、供應鏈。建立耦合發展的綠色建材園區,創建“無廢園區”。發揮建材企業“城市環境凈化器“作用,支撐城市應急處置需求。培育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綜合性綠色建材企業。加強中小企業培育,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 實施“三品”行動,提升產業影響力
開展品種培優:加快水泥、平板玻璃等基礎原材料的低碳化制品化發展,墻體材料、保溫材料等建材制品的復合化、輕型化發展,頂墻地材料、裝飾板材等裝飾裝修材料的功能化、裝配化發展。發展新型綠色建材,滿足低碳零碳負碳工程城市更新改造、農房綠色低碳建設等不同應用場景需求。
推動品質強基:鼓勵企業建立滿足綠色建材生產的全過程控制及質量管控體系,開展綠色建材質量標桿遴選。強化對綠色建材產品和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及時公開檢查結果。加強對重點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質量分級評價體系建設,建立質量分級、應用分類的市場化采信機制。
擴大品牌影響力: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品牌價值評價、品牌宣傳周、交流對接會等活動。編制綠色建材品牌發展報告。支持有條件地區創建“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打造一流的綠色建材區域品牌。鼓勵企業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培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商標品牌。
3、加快應用拓展,提升產業增長力
促進建設工程應用:鼓勵公共采購和市場投資項目擴大綠色建材采購范圍加大采購力度。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城市范圍。推動綠色建材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應用,提高工程項目中綠色建材的應用比例。
深化綠色建材下鄉:探索由“綠色建材產品”下鄉向“綠色建材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特色鄉村建設服務商”下鄉轉變。引導生產企業、電商平臺、賣場商場等參與活動,鼓勵企業制定優惠措施,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設示范工程。推廣新型建造方式,培育綠色建材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鼓勵各地打造一批適合本地農村消費者的特色鄉村建設服務商。
引導綠色消費:創新消費模式,鼓勵企業提供綠色建材產品菜單式、定制化應用方案。探索裝飾裝修一體化服務新模式。鼓勵電商平臺設立綠色建材產品專區,對參與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的企業給予優惠政策。鼓勵家居體驗館、生活館等新零售模式向社區和農村下沉,鼓勵實施綠色裝修。
4、夯實行業基礎,提升產業支撐力
優化創新機制,鼓勵建立以綠色建材為特色的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等,完善公共研發、技術轉化等平臺。
完善標準體系,加強水泥、平板玻璃、防水材料、節能門窗等產品強制性標準宣貫,編制建材產品使用說明書,加快推進綠色建筑與綠色建材標準協同發展。建立產品追溯標準體系。完善綠色建材碳足跡、碳標簽及低碳技術評價驗證標準體系,研究編制“六零”工廠評價標準。
強化認證支撐,進一步擴大綠色建材產品認證目錄范圍,開展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效果評價,加大綠色建材認證等方面國際合作。
綠色低碳科技型示范企業——聚海環境
湖北聚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固廢物資源化開發與利用全產業鏈于一體的綠色低碳科技型示范企業,目前已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湖北省科創“新物種”“瞪羚企業”、武漢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公司擁有著國內首創的磷石膏、污泥、農林等固廢物協同再生工藝技術(該項工藝技術已成功入選《2022年武漢市生態環境保護先進適用技術指導目錄》),2023年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裝備,入選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實現了包括磷石膏、工業尾礦、礦渣的綜合利用,城鄉污泥的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農林固廢制備生物質燃料等領域的創新和突破。
聚海環境以自主創新研發的“以廢治廢,變廢為寶”的專有技術路線,通過模式化、規?;K試成果,投資了大悟縣磷石膏綜合利用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截至目前,聚海環境申報專利共計200余項,獲得知識產權95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45項,計算機軟著證書38項。公司先后承擔并參與了2項國家標準、7項國家行業標準、3項磷石膏綜合利用地方標準、3項團體標準的編寫和制定工作、主導完成了12項磷石膏綜合利用企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