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有效促進建材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金融監管總局等八部門2023年8月22日聯合印發《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從當前建材行業實際情況出發,聚焦行業發展轉型方向、把握供需市場變化趨勢、優化培育產業發展生態,系統提出促進建材行業穩增長的系列舉措,將有效促進建材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推動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助力工業穩增長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工作方案》提出,2023~2024年建材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是:行業保持平穩增長,2023年和2024年,力爭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3.5%、4%左右。綠色建材、礦物功能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主要行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5%以上,水泥、玻璃、陶瓷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超過15%,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
方案還提出了四方面工作舉措:擴大有效投資,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提升有效供給,激發行業增長新動能;推廣綠色建材,厚植綠色消費理念;深化國際合作,實現高水平互利共贏。
明確八個鮮明特征 引領行業企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在2023年11月30日舉行的2023年建筑材料行業大會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閻曉峰提出,要加快構建具有創新能力更強大、發展模式更綠色、產業結構更合理、產業布局更完整、技術裝備更先進、生產管理更高效、質量品種更優化、服務體系更健全八個鮮明特征的現代化建材產業體系。
加快構建現代化建材產業體系,是建材行業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抉擇,是建材行業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緊迫需要,是建材行業應對供需關系轉化的主動作為,是建材行業提前謀劃碳中和任務的重要體現。
會議提出,建材行業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發展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支撐。伴隨著國際國內形勢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綠色低碳發展等內外環境的演變,建材行業必須從更高層次、更加系統的層面提前做好統籌謀劃,加快構建現代化建材產業體系,引導全行業能夠更充分、更安全、更及時地應對這一全局性的系統性大變革。
2023年我國綠色建材營業收入預計超2000億元
2023年3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鄉村振興局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2022年試點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推進,聯合開展2023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繼2022年第一批7個試點地區全面啟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后,2023年,江蘇、河南、廣西、河北、江西等五省份作為第二批綠色建材下鄉活動試點地區,也先后舉行啟動儀式,加快綠色建材生產、認證和推廣應用,促進綠色消費,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2023年預計我國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約10%。以建筑衛生陶瓷、新型建材和石材等為主要業務的產業園區或聚集區在全國范圍內已達100余家,培育了9個綠色建材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同時,適用于裝配式建筑、裝配式裝修、海綿城市和生態環境修復等不同應用場景的部品化、功能化綠色建材產品不斷涌現,綠色建材下鄉活動試點省份達到12個,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城市達到48個。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綠色建材認證證書總數已超過9500張。
是推進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有益探索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等政府部門的指導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牽頭,與中國建材集團、北京金隅集團、安徽海螺集團、金晶集團、華新水泥共同發起,將每年的6月6日設立為“六零綠色建材日”。首個“六零綠色建材日”活動主題為“六零工廠引領行業”,啟動儀式于2023年6月6日在北京舉行。
舉辦“六零綠色建材日”,契合了國家提出的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要求,與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提出的建設“六零”工廠目標相吻合,是建材行業轉型升級的長遠發展導向。“六零綠色建材日”活動也是提振行業士氣、展示建材行業全新面貌的窗口,是促進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有益探索;是凝聚建材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力量,兌現“3060雙碳”承諾,履行社會責任的一次行業盛舉;是建材行業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落實國家“雙碳”目標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體建材人共創可持續發展美好未來的重要里程碑。
建材行業全面實現碳達峰、邁向碳中和的時代正在到來
2023年建筑材料行業大會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明確提出,水泥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峰已成為現實,建材行業全面實現碳達峰、邁向碳中和的時代正在到來。這一結論的提出正是基于對水泥行業發展趨勢的科學判斷。
從產量上看,2014年我國水泥產量達到24.9億噸的歷史高峰,當年水泥熟料產量為14.2億噸,2020年我國水泥熟料產量達到15.8億噸的歷史高峰,當年水泥產量為23.8億噸。從碳排放量上看,自2020年我國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12.3億噸的峰值后,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下降,累計下降幅度13.9%,預計2023年仍將繼續下降。綜合宏觀環境、技術發展及市場變化等因素可以確定,今后水泥行業碳排放量或有起伏,但碳達峰已經實現。
我國水泥行業碳排放量約占建材行業碳排放的83%、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0%、全球碳排放總量的3%。當前,以“雙碳”為核心的宏觀環境已趨完善,持續引導水泥行業降碳轉型;節能降碳技術迅速發展,持續促進水泥行業降碳提升;水泥產品需求持穩趨降,持續帶動水泥行業降碳提質。
將有力促進建材行業新一輪科技革命
2022年年底,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在全國建材行業科技創新大會上明確提出將開展無機非金屬“超級材料”的研發攻關。2023年4月,聯合會就無機非金屬“超級材料”的定義和內涵進行了詮釋。9月15日,相關“揭榜掛帥”任務榜單發布,多家企業、院校、科研機構參與揭榜。
無機非金屬“超級材料”是突破材料既有性能和功能的局限,主要性能實現倍增甚至數量級提升,或兼具有自適應、自修復、自感知、定向等新功能,可滿足平時搶修、國防現代化、極端環境、高端裝備、前沿領域等不同場景需求的,超快硬、超高強、超耐溫、超耐腐蝕、超耐輻射等超高性能或特殊功能的無機非金屬及其復合新材料。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出無機非金屬“超級材料”的研發和應用,就是號召建材人要更加注重原創性、顛覆性的產品開發,通過科技賦能提升建材產業發展質量,引導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改善建材行業的形象,改變大眾對建材行業的傳統認知;更是為推動我國建材行業轉換發展動能、引領全球建材行業技術變革、融入國際建材科技創新高地所尋找的破題要點、應有之義。
科學做好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
繼2022年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碳減排技術指南發布之后,《建筑陶瓷行業碳減排技術指南》《衛生陶瓷行業碳減排技術指南》《玻璃纖維行業碳減排技術指南》(以下統一簡稱為《指南》)的編制工作順利完成,并于2023年11月30日正式發布。
《指南》包含行業的現狀分析、節能降碳主要目標、技術清單、技術路徑及預期效果,還包括技術改造提升建議和碳減排技術展望等。根據目標,到2025年,建筑陶瓷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到30%,衛生陶瓷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到30%,玻纖行業優于能效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達到20%以上,做到能效落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基本清零。
該系列《指南》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科學做好建材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推動行業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
提出行業ESG體系建設的思路與要點
2023年11月,我國建筑材料行業首份ESG發展研究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圍繞信息披露、ESG績效評價以及投資指引等ESG核心要素,對我國建筑材料企業的表現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并結合行業實際與綠色低碳發展趨勢要求提出了建筑材料行業ESG體系建設的思路與要點。
報告指出,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是建筑材料行業積極應對外部市場需求結構調整,內部產業結構加速轉型的重要路徑,ESG則是路徑實踐的關鍵方式。建筑材料行業ESG體系建設應聚焦以下工作:一是建立體現建筑材料行業要求的ESG信息披露體系,二是開發促進行業發展的ESG績效評價方法,三是塑造建筑材料企業ESG績效提升新價值。以“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目標為導向,通過建立披露機制、推動生態合作、建立評價體系、推動行業轉型四步走,是行業ESG體系建設的主要思路。
評出最佳創新設計成果、最佳創意設計成果多個獎項
以“設計,讓建筑材料融入美好生活”為主題,首屆建筑材料工業設計創新活動于2023年6月正式啟動,11月30日公布評審結果。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6000t/d水泥生產線等8項工廠類設計成果、國家速滑館超小半徑彩釉彎鋼化玻璃等8項產品類設計成果為“最佳創新設計成果”;中材國際未來水泥工廠、九牧幕凈生態馬桶2項設計成果為“最佳創意設計成果”;凱盛機器人智能裝備研發中心等12項工廠類設計成果、生態免燒通體“瓷磚”(系列產品)等12項產品類設計成果為“優秀創新設計成果”。
新時期,建設環境友好的、員工滿意的、社會信賴的、國家需要的、與時俱進的行業已經成為建材全行業的共識。首屆建筑材料工業設計創新活動,旨在全面宣傳新時期我國建筑材料工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的新形象、新成就;充分發揮工業設計所產生的創造力、想象力,激發全行業創新設計應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工業設計與建筑材料行業的深度融合,讓更多的建筑材料工廠和產品從最初的滿足基本要求的1.0階段走向功能與藝術相結合的2.0階段,把“宜業尚品、造福人類”建筑材料行業發展目標轉化為具體實踐,讓我國建筑材料行業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顯品質。
我國成為全球三大掌握高性能碳纖維技術的國家之一
2023年5月24日,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復神鷹年產2.5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在青海西寧全面投產。
這是全球已建成的最大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50億元,產品可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新能源等戰略新興領域。該項目的全面投產,為產業鏈提質升級提供了堅實的材料支撐,為碳纖維行業萬噸規模建設樹立了新標桿,為國家材料工業的自主自立自強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標志著我國已實現高性能碳纖維自主保障,成為全球三大掌握高性能碳纖維技術的國家之一。
碳纖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重要一環,是實現產業高端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復神鷹作為國內碳纖維第一梯隊,率先攻克核心技術,推動碳纖維產業跨越式發展,歷時4年,在青海西寧建成全球海拔最高、單體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項目的全面建成投產,不僅刷新了國內萬噸級碳纖維工程的建設紀錄,也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征程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