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方桐、通訊員易榮波、李怡)磷石膏高強集料、輕質抹灰石膏、道路穩定材料、高性能自保溫砌塊……5月8日,位于大悟縣陽平鎮的聚海環境大悟磷石膏科技產業園內,讓人頭痛的磷石膏經過生產線變身綠色建材。
磷石膏作為磷化工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是世界性難題。距聚海環境大悟磷石膏科技產業園3公里的黃麥嶺磷化工公司,每年產生約70萬噸磷石膏,還有大量存量磷石膏亟待處理。近年來,大悟引進湖北聚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處理30萬噸磷石膏項目,還支持黃麥嶺自建年處理30萬噸磷石膏項目。去年11月,聚海環境大悟磷石膏科技產業園正式投產,建成2條磷石膏協同污泥處置生產線、2條磷石膏高性能混凝土生產線、2條磷石膏輕骨料生產線等,可年處理磷石膏30萬噸。
在產業園2萬平方米的生產廠房里,呈深灰色粉末狀的磷石膏堆積如山。這些磷石膏通過回轉窯高溫煅燒,消除或鈍化磷、氟等有害物質和雜質,再加工成陶粒、砂漿、輕質抹灰石膏、輕質人行道磚、道路穩定基層等原料和成品。
“產品看似普通,但科技含量不低。”園區經理黃景文拿起一塊3厘米厚的磷石膏自保溫砌塊,用高溫噴火槍將一面燒至紅色,但另一面摸上去仍是常溫。這種新型建材是用磷石膏和污泥經過特殊工藝制作而成,不僅隔熱隔音、防火防水,還可免去外墻粉刷和保溫程序,節省人工和時間成本。
生產過程同樣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據黃景文介紹,公司創新“磷石膏+污泥+農林”的固廢協同處置工藝,用大宗農林固廢作燃料,在高溫硫化污泥制陶的同時,用余熱煅燒磷石膏,“按年處理磷石膏30萬噸計算,僅此一項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3萬噸”。